【案例】用通過3D打印模具制做的血管模型研究動脈血栓成因
責任編輯:Normanbell FX 日期:2019-12-25 08:34:12
動脈血栓是當前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一種疾病,在全球每年就可導致1400萬人死亡。于是,為找到與之對抗的有效方法,荷蘭Utrecht大學和比利時Twente大學近日合作進行了一項研究,而在其中,通過3D打印技術制做的血管模型扮演了關鍵角色。
據研究人員介紹,要想找到動脈血栓的成因,就必須使用足夠精確的血管模型,分析血液流經其中的情況,而3D打印技術正是制做這種模型的最佳選擇。不過在這次的研究中,他們采用的制做方法并非直接打印,而是通過打印的模具翻模,具體流程如下:
①根據真實血管的CT造影數據創建3D數字模型 ②利用上述模型和光固化(SLA)技術3D打印出模具 ③向模具中灌注聚二甲基硅氧烷(PDMS)混合物和一種交聯劑,待固化后取出模型
接著,研究者們在模型的內壁涂上了一層人臍靜脈內皮細胞(HUVEC),然后將帶有熒光標記血小板的人全血灌了進去。最終,這成功導致血小板聚集,令血液中出現了凝塊,同時幫助他們們觀察到,在因血栓出現變窄的血管下游,血液的流速增加了。
研究者認為,這種創新性的方法可用于一些其它血管疾病的成因研究,同時也可用制造定制化的血管模型。 |
|